最新消息
微整月活動正式開始,歡迎電話預約07-333-0399。 新的部落格啟動,為了提供大家方便的瀏覽,近期會陸續將官方部落格的資料複製過來喔!~

目前分類:肉毒桿菌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【聯合報╱記者林宜靜/台北報導】
近幾年異軍突起的醫學美容微整形,因市場競爭激烈,中南部還有遊覽車整車載去除斑,價格廝殺混亂,低廉商品充斥,醫療商品偷斤減兩,市面上未經核准的醫療儀器充斥,而且消費者完全沒辦法察覺。

徐永昌整形外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肉毒桿菌素,顧名思義是由肉毒桿菌(Clostridium botulinum)分泌產生的。到目前為止,共有七種血清抗原上不同的肉毒桿菌素亞型被分離出來,分別稱為 A、B、C1、D、E、F、以及G型,它們都能夠在神經肌肉交界的神經突觸處,阻斷乙醯膽鹼釋放的能力,進而斷絕神經訊號的傳遞。不過由於彼此在構造與功能上的差異,這七種亞型的肉毒桿菌素在臨床上無法互相交換替代,目前醫學美容上以應用 A 與 B 兩個亞型為主,其中又以A型肉毒桿菌素最常使用。

肉毒桿菌毒素的研究起源自一九二○年代,二次大戰期間,細菌學方面的研究被用來做為生化武器;一九六○年代末期,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著名的眼神經專家Alan B. Scott醫師在動物身上以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治療斜視,一九七七年展開人體試驗;其後十年,又陸續在眼球震顫、眼瞼痙攣症、半邊顏面痙攣症、斜頸症等治療上展現成果;一九八九年,肉毒桿菌毒素A型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核准,正式應用於臨床治療,肉毒桿菌至今可說是五彩繽紛的被運用。

徐永昌整形外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